English

我们过得很好

椿树敬老院的老人们说——
1998-10-29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陈君 我有话说

崔凤友的老伴3年前去世了,一人住在铁树斜街,虽说老爷子身体健康,但两儿两女仍不放心,毕竟已是80高龄,万一有个病家里没人怎么办?于是今年5月14日,崔老走进了新“家”———椿树敬老院。半年过去了,老人过得好吗?重阳节之际,记者走访了这家敬老院。

椿树敬老院位于骡马市大街红线胡同。按响门铃,推开朱红色的大门,一座雅致的四合院映入眼帘,“怡鹤轩”牌匾高悬檐下,花坛鲜花盛开,大树枝繁叶茂,窗框门柱都被染成象征生命的绿色,铁丝上挂满了刚刚洗过的衣服,墙上的食谱显示当日的早餐:蛋糕、挂面汤,中饭是米饭、炒菜、汤,晚饭花卷、馄饨、炒菜。小小庭院充满了家的温馨。

崔老的“家”是一间10平米的小屋,屋内摆着2张单人床,1个床头柜、大衣柜、小凳子,窗台上摆满了儿女们送来的桔子、香蕉、饼干。正是午休起床时间,同室的老人在院里晒着太阳,服务员边招呼着:“外边风大多穿点儿”边整理床铺。记者问崔老“想家吗?”“不想,这里比家强多了,有人聊天,饭菜可口,半个月体检一回,和同室的老哥和睦相处,我太知足了。”崔老面带微笑,精神矍铄,看不出已是耄耋老人。

67岁的宋淑兰老人一天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:7点起床,8点早餐,上午在健身器上活动,午餐午睡后看电视聊天或看老友搓麻,晚10点就寝,“我有6个儿子1个女儿,工作都忙,请保姆又没地儿,一年前来的时候还真有顾虑,以为在敬老院得干活,谁知老师待我们比亲生父母还亲,洗头洗澡洗衣服伺候可到家了”。当记者问起一年来感受最深的一件事,宋大妈说,10月5日全院老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,全瘫的坐着轮椅也去了,这是我连做梦也想不到的,老人说着泪流满面。宋大妈的“家”干净整齐,记者推门进去时,她的“家人”———两位92岁94岁老太太正在洗脚、浓浓的湘音笑语令记者不得其意,两位老人于是双手合十不停地说着“谢谢,谢谢”。

俗话说,宁看10个孩子不看1个老人。可敬老院的9位服务员恰恰是原址幼儿园的阿姨“转岗”而来,两年来她们哭过动摇过,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。由于上边有规定,休养员的饭服务员不许吃,她们常以方便面饼干果腹,夜晚睡的是沙发,全瘫的老人大小便失禁,她们不顾难闻的气味全身换洗。李家齐家属送的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”锦旗,表达了25位老人的心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